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山西隰县用“五模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 WXID14253434
楼主回复
  • 阅读:19847
  • 回复:0
  • 发表于:2015/8/9 9:13:27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人民网隰县8月7日电(张婷婷)今日,从隰县政府获悉,该县坚持“三创新”实现“三转变”,努力开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新局面: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推进综合治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据介绍,2007年以来,该县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508万元,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一县一特”、科技示范等31个项目,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8平方公里,坡改梯治理3.99万亩,新发展玉露香经济林6万亩,发展水保林23.3万亩。2010年隰县被新增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整体工作出现新转机,步入快车道。该县用“五模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工程治理模式
  项目实施中,该县充分体现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因地制宜,逐渐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垣坡沟滩综合治理模式。垣面大平大整,梁峁坡改梯田,发展以玉露香为主的经济林;荒坡以营造水保林为主,适地适树,整地保墒,带土球栽植,确保成活;沟道以拦洪蓄水为主,堆谷坊、漫土地,形成土不出沟的保护屏障;河滩地以改水造地为主,护岸彻石,引顺水道,增加耕地面积。
  设施配套模式
  隰县是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十年九旱,以往基本上是“雨养农业”,“靠天吃饭”,发展旱地果园有先天性制约因素。该县探索出了适应隰县自然条件的田林水网配套模式。在平田整地,大规模栽植经济林、防护林的同时,通过科学规划,采取了打深井、建水塔、铺管网,实现了果水配套。同时,在幼树园铺设地膜,起到了保水、保湿、保墒的效果;在果与林下经济配套上,间种低杆的谷类、豆类、药材等,既确保了果园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程服务模式
  玉露香梨是隰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最高出园价达到每市斤4元。为发展好这一主导产业,该县实行了产加储运全程服务产业模式,利用生态综合治理、“一县一特”、产业化等项目,努力形成从苗木培育、基地建设、规模发展、加工贮藏等一体化产业链条,形成产加贮运全程服务。
  订单农业模式
  通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隰县形成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产业链条,采取基地农户定点生产模式。在产业化项目的申报上,该县坚持切实把好前期审查筛选关,注重把企业信誉高,带动能力强,产品有优势,市场有潜力的企业筛选出来,为项目实施奠定扎实基础。
  2014年,上报实施了隰州野里垣土特产有限公司的小米加工项目。该公司得到了产业化项目扶助资金105万元,在新厂房、设备的投入上就达到了650万元,尤其是小米加工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山西省仅两套,日加工能力可达10吨,在产业化项目验收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时,为鼓励项目区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该公司在无鲁垣建立了谷类生产基地,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签订了3000亩的谷子种植合同,减少农民市场销售的风险,增强了企业效益。
  惠民受益模式
  通过近年来的项目实施,项目区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在基础设施的改善中受益:坡耕地变梯田,从作物单产提高中受益;旱地果园变水浇园,从设施农业中受益;道路循环贯通,方便农产品运输,从流通中受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受益。
  群众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受益:实现订单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基地,产品有销路,保护价回收,让农民成为主体受益者。
  
  责编:马杏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