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我和自行车的五十年情缘(作者:王俊杰)

  • 梨乡农人
楼主回复
  • 阅读:4827
  • 回复:1
  • 发表于:2015/6/17 22:21:43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我和自行车的五十年情缘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觉我已度过了七十个春秋。从六七十年代起我与自行车相伴已度过了五十余载。那是一九六六年,我刚从山西运城农专毕业,由晋南专署人事局分配到隰县农林局工作,我才22岁,月工资为34.5元。工作一年后,为了上班下乡方便,我的老父亲在吕梁中学发了一个购车票,给我买了一辆红旗牌自行车,我非常高兴,激动万分,和单位的两个同事去师范操场与公路上练习了一周,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五六十年代,少年时期,我们上学、办事都是步行,那时家庭贫穷,交通不便,青年时自学会骑自行车后,不论上班开会,下乡到到农村,给自家生活买菜、买面,走亲访友,我都骑自行车办事。

  父亲在吕梁中学上班,从事教育工作,为了让他按时到校,不误工作,我每天提前骑上自行车带着父亲去校上班。母亲去生产队参加劳动,我也骑自行车带着母亲去劳动挣工份。妹子上学我也骑着自行车把她送进了学校。然后我骑着自行车沿街经过隰州鼓楼去单位上班。下班后,我再骑上自行车去粮站买面油,去大洪沟砍柴,去昕水河洗衣服,和同事去小西天捉鸟钓鱼,去师范操场参加自行车比赛。那时虽然是困难时期,但有了自行车给全家带来了方便和欢乐,使我对自行车产生了很深的情缘。

  六十年代,人们把这种不吃草料能当马骑的车子称为“洋车”、“洋马”,由于自行车给家庭社会贡献出力大,我把自行车当作了一家之宝,我十分爱护保养自行车,每隔三岔五地对自行车修理保养,如擦洗干净,上润滑油,并学会了简单的修理技术,经常把自行车保养的干净明亮,虽是旧车,但又像新车,这样也节约了修理费用。

  七、八十年代,我的那辆红旗自行车由于和我相伴二十余年,已陈旧老化,我又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因此车性能好,载重量大,我骑上它出行方便,办事稳妥。多年来,我骑上自行车跑遍了隰州城的四条大街和条条小巷,和大部分公社、乡村,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深入乡村,厂矿企业,和工人农民座谈交流,调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及要求。并拟写了调查报告,建议县委、政府及时采纳解决。

  到了九十年代,我又换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此车美观加重,骑起来很方便、舒畅,我每日要往返接送两个孙子上学两三次,每天上学放学用车接送孩子的队伍特别壮观,有许多自行车、摩托车,还有小车,每位家长忙忙碌碌,细致精心地照顾护接送孩子,防止他们发生意外和交通事故。我在来往的路上领会了一番人世风情,产生了许多感慨。真是“父母爱子如宝贝,爷爷接送感情深”。

  难忘的日子,艰苦困难的时期,总算在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指引下熬到了头,我这个六十年代毕业的中专生,参加工作后不但入了党,还提了干,成为一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在一切公务活动中,可以享受坐小车办事。但我一直未忘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除较远地方因公办事坐小车,其余大部分时间因公办事就是坐公交车或骑我的自行车,为国家节约了经费。

  随着时光的飞逝,我已年过七旬,参加革命工作四十余年,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退休后的十年里,笔耕不老,撰写诗文一百余篇,先后在省、市、县有关报刊刊登发表六十余篇,并两次受到有关报刊的表彰奖励。隰县县委、政府和宣传部两次授予模范通讯员称号,我不但锻炼,参加社会活动,走亲访友,还是一直骑着我的自行车在人流中穿行,心情随着车轮飞旋。充分享受生命,尽情挥洒余热,让自行车和我相伴到永远。              

  责编:张志红
做好人走好路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