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七里脚千佛洞--刘志华

  • xxzygx
楼主回复
  • 阅读:13689
  • 回复:2
  • 发表于:2014/12/24 14:47:49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七里脚千佛洞



   千佛洞石窟坐落在我乡北部7公里处七里脚村对面山麓,依山劈石掘窟凿像。南北两个洞窟并列,面积约400平方米,坐东向西,窟内存雕像约70余尊。南窟进深2.35米,高2.86米,宽2.66米。顶为浮雕莲花藻井,右龛主像为一佛一弟子一菩萨。洞门两侧各刻高1米许大力士像一尊正面石佛高达2米,跏趺而坐,两侧立一米高菩萨像。其身材修长清癯,系北魏风格。北窟呈长方形,素面平顶,进深2.3米,高2·76米,面宽2·9米,正壁前置高坛基,高0·6米、深0·63米。左右壁壁面各4层佛像每层6尊共48尊。前壁窟门楣上方雕五尊佛像,惜已显风化。佛像颊丰颐满为唐初风格,约成于唐乾封年间(666-668),如今两窟主头像不知何时被盗,斧迹历历刺目。1984年5月县文管所在文物普查时,根据清康熙《隰州志》卷五“州北十里佛陀湾”有千佛洞的记载,在七里脚村发掘了这处石窟,并作了清理工作。1986年,千佛洞石窟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石窟不仅是中国的巨大文化宝藏,也是全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关于千佛洞石窟,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山神峪村有个给老财主家放牛的孩子,喜欢去村北的大山上放牛。一天,当他赶着牛走进山时,石壁内蓦然有人瓮声瓮气地发问:“山开了没有?”放牛孩子既惊又怕,一直不敢吭声。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放牛孩子便将此事告诉了老财主,老财主告诉他说:“碰上再问你,你就说开了。”

过了一天,放牛孩子正要赶上牛群上北山坡时,石壁内又传出:“山开了没有”的发问声,小孩子想起了老财主的安排,就壮着胆子说:“开了!”话音未落,就听“轰隆”一声巨响。半座石山竟然如刀劈般塌下来,随着尘埃,刮来一股黑风将放牛娃和牛都卷走,从里面走出一位巨人,肩背钢钎铁锤,手牵背上驮着装有柏树籽袋子的黑牛,朝云梦山走去,一座巍峨壮观的寺院便奇迹般展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千佛洞”。后来人们将放牛娃和牛被黑风卷上的大山称为 “拔牛岭”,放牛娃和牛滚下去的山叫做“抛牛则”。

  如今,在千佛洞的河湾里,还留有钢铁凿过的巨石。就是那位开凿千佛洞的石匠留下的;而“千佛洞”背上梁上郁郁葱葱柏树林,就是那头黑牛背上驮着的柏树籽袋子里漏下的树籽生根发芽长成的。
  
  • 我来说两句
  • 发表于:2014/12/24 15:02:25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我会经常关注你的。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