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隰县河到底叫“紫川河”还是“城川河”?

  •  月霖
楼主回复
  • 阅读:9904
  • 回复:15
  • 发表于:2013/8/10 10:53:55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最近,在隰县在线看到隰县文联发的帖子《彩虹飞渡——霍永高速公路城川河大桥掠影(诗配图)》,那位农民工诗人写的诗和楼主拍的照片都很有气势,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是个好帖子。但是,农民工诗人和楼主都把我们隰县河叫做“城川河”,我记得隰县在线有网友发帖子说隰县河叫“紫川河”,还有网友发专家写的文章,也说隰县河叫“紫川河”,那么,为什么霍永高速大桥把隰县河叫做“城川河”?我们隰县河到底叫“紫川河”还是“城川河”?大家讨论。

我把有关贴在下面

霍永高速公路城川河大桥位于隰县境内,先后跨越城川河,209国道及正在建设的中南铁路通道,其桥梁主墩墩身最高墩为113.574M,为山西第二高。

霍永高速


黎青屏

涧水奔涌入黄河,

晋地高原千万壑.

霍永高速云际过,

彩虹飞渡城川河.

(作者系霍永高速城川河指挥部河南籍农民工)

为紫川河正名(霜林醉

最近,见本论坛有网友在谈论我县城川河的名称问题,有说叫昕水河的,有说叫紫川河的,可以说是争论不下。那么,我们身旁这条河,也就是有网友称之谓“养育我们的母亲河”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在下不才,窃以为这个讨论实在让人感到心痛,按说,哪有儿女不知道自己母亲姓甚名谁的事啊(请原谅我的激烈言辞)!痛心疾首之余,不得不一反我只转帖很少回帖更不发原创帖的习惯,在这里发个“原创”帖:大声地呼喊一声,朋友们,养育我们的这条母亲河她姓隰名紫川,请都来为我们的母亲河———紫川河正名!
《隰州志卷之五、山川》(清康熙四十八年编撰)原文:
紫川:源出州北诸山中,过仵城至大宁马斗关入黄河,岸不生草木,水不产鳞介,以石色紫故名。
卫家峪河:州西。自罗正堡至普州桥,入紫川。
刁家峪河:州西。自龙凤崾至胡城,入紫川。
古城河:州东北。自穆家河至北门外,入紫川。
蓬门河:州西北。自罗儿沟至车家坡,入紫川。
义泉河:州东。自路家沟至仵城,合蒲县、隰州二水,入大宁昕川。
《隰州志卷之九、学校》:
知州钱以垲新建紫川书院记:“、、、、、既成,名之曰:紫川书院。堪舆家言,西流之水,主文主贵。故洙泗之水皆可向西。紫川西入于河,灵秀之所钟,必有时而发。”
《续修隰州志卷之一、图考、山川》(光绪二十四年撰):
山川:州境居万山之中,山多水少,唯紫水发源均庄,义泉水发源路家沟,蓬门水发源罗儿沟,古城水发源穆家山,尚为不涸之水。
相信朋友们看了以上的记载不用我再说什么了吧。

紫川河的情结来历考(阴志宏、谷烨)

   我手头有本1995年版山西省测绘局编制的《山西省地名集》,隰县1:20万地图上源于紫荆山东坡叫紫峪河,下紫峪往下叫东川河;源于交口县石口向南流过县城的河叫城川河;源于县北梁家河向南过朱家峪,汇入城川河段叫朱家峪河。它与城川河合后,再向南就叫昕水河。就是找不到紫川河的河名。

        隰县人有的把东面紫峪河叫紫川河,也有人把城川河叫紫川河,而视图上河名于不顾。看来隰县人特别喜欢“紫川河”的名称,甚至到了偏爱、乃至癖爱的程度。

        我们是学地质的,凡事有向地质探索的习惯。近来绕着隰县城,从石马沟到大坪、上紫峪、下庄跑了一圈,又钻了前峪、后峪大沟一趟,从看到的地质现象,似乎了解了一点隰县人喜欢用紫川河的原因。

        分布在石马沟中石窑村西,有20米厚的发紫红色的岩石,地质上称霍山砂岩。它几乎全部由石英砂料构成,硅质结,岩性特别坚硬,二氧化硅含量在95%以上,可作玻漓原料、冶金辅料,炼硅铁原料。它是寒武纪(距今4-5亿年地质时期的地层名称)海水从东面漫浸入山西时,滨海沙滩(像北戴河)固结形成的。它在隰县东部山梁上盘旋直到五鹿山而入蒲县。

        这层紫色砂岩因分布广,岩性坚固,所以被冲入发源于东山的有大小河沟中,也进入城川、昕水的河道,成为河床中砾石。遍布隰县大半个县。正由于它岩性坚固,所以深受县民喜爱,用它砌窑洞、作墙基,几百年也不会坏。它代表了紫色的坚固与永恒。

        在这层霍山砂岩之上,还分布着一二十米厚的紫色页岩,地质上称馒头页岩(馒头,是济南之南津蒲线附近的一座小山的名称),它是寒武纪海洋继续东浸,在沙滩上盖上厚厚的一层淤泥变来的,相当海滨泥塗(像杭州湾)。有的地方可看到上面有食盐(NAG)留下的化石,地质上称假晶,因为它保存了立方体的晶体外形,所以泥塗也称滨海盐坪。它也属于寒武纪。有的地区(如繁峙)这层紫色页岩含磷较高,所以在它上面土地上农作物收成就较好。

      这层紫色页岩极易风化,碎片落入河中,会将黄泥染成紫色。可能成为上紫峪、下紫峪的地名的来历。

        我们在后峪村的东面深沟底,还见到一层层直立的紫红色泥岩,它是属于中生代三叠纪底部地层(称石千峰群),距今已有2.5亿年。它是当时内陆河流与湖泊的沉积作用形成,因为那时天气炎热,所以泥土中的铁元素全氧化成三价的二氧化二铁     ,即赤铁矿的微粒,所以沉土当成紫红色。这些泥最易被雨水、河水泡软成泥浆而进入河沟,一旦山洪爆发,紫红色的洪水就会冲出山沟,染红大河。于是大小河道成为名符其实的“紫川”。

        紫红色地层分布最广的是遍布隰县黄土地貌下部的三趾马红土,它是距今500万年河谷盆地中沉积形成,也因天气炎热而变红。地质上称它为三趾马红土,因为它盛产三个脚趾的原始马匹。几千万年以前,马的个体似山羊大小,脚生五趾,用以刨食草根,紧抓草地。后来地球上水草丰盛,不须脚趾刨地,便当成专门以快速奔跑逃命的脚掌,所以脚趾逐渐退化,到500万年时,只留下三个脚趾,今天只剩下一个脚趾,成为奇蹄目的代表性动物。

        这种红土粘性大,颗粒细(粒细小于0.025mm)地质上称粘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幸亏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才使隰县有了宽广的可耕地。这种红土固为粘性大,所以在地质上钻探向地底去钻孔时,需要它来维护钻井的井壁。五十年代一斤红土需用一斤小米才能换来。

        三趾马红土之上就是鼎鼎大名的午城黄土,它是1962-1974年间,我国杰出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在隰县南端午城镇南,研究柳树沟剖面(土崖上陡立的崖面)时起的名称。

        午城黄土,名曰黄土,其实是一层紫红色亚粘土,一层棕黄色亚砂土相互交叠而成,构成红黄相间明亮的土层,我们这次应县政府之邀来隰县筹建午城黄土地质公园,一是看好午城黄土在地质界的名气(名扬全国),二是看中它绮丽的色彩,所以专门选择午城黄土崖分布最广的县北冯家乡鸭湾地区作为黄土地貌景观区。那里黄土崖连绵成墙,犹如华丽的宫墙。被风雨侵蚀后,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西欧城堡,也有似歌德式尖顶教堂,更有像巍立的古塔,像擎天的彩柱,还可以拟人拟佛,令游客自由想象。

        生活在隰县的人,对这类彩色黄土因见惯而不屑一顾,但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即使黄土高原上的人来说也是难得一见,更不用说东部大平原上的居民,更可以令其感到新鲜,感到奇异,而愿意来此一游。它也是隰县招徕游客的一个品牌。

        隰县有5亿年的紫砂石,紫页岩,有中生代紫泥岩,有几百万年紫粘土。有那么多的紫,所以人们心目中,几条大河都爱称为紫川河,如果把秋天紫红色的苹果、紫色的紫荆叶也算上,那就成了一紫五亿年,紫色染遍县!

        我想这也许是隰县人民心中紫川河情结的由来吧。

(作者:阴志宏、谷烨

单位:山西省地质勘探局)


  
  • YAMING1
  • 发表于:2013/8/10 21:09:34
  • 来自:山西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河道名由水利部门命名,当时定昕水河时在蒲县河道与隰县河道二者取一,由于蒲县河道流量大,就定为昕水河,隰县河道就定为城川河了,所以叫城川河正确
  
  • 绿洲
  • 发表于:2013/8/10 21:44:42
  • 来自:北京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既然紫色遍布大半个隰县,就不能只把城川河叫紫川河了
  
  • jcpanone
  • 发表于:2013/8/12 9:40:15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各有个的说法啊   感觉紫川河好听一些  哈哈
  
  • 蒲子紫川
  • 发表于:2013/8/12 10:24:45
  • 来自:美国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古代叫蒲子川吧
  •  月霖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8/14 10:33:10
  • 来自:山西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搞清了,叫城川河。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