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梨花节】咏花三味(王哲士)

  • 隰县文联
楼主回复
  • 阅读:15059
  • 回复:19
  • 发表于:2011/4/14 22:17:24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咏 花 三 味

 

王 哲 士



  花,是大自然的骄子,美的化身。观花,是人们生活的点缀,性情的陶冶,说起来也是有学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暇顾及或“走马观花”,并没有下马探花的雅兴。而赏花,则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说到咏花,是诗人通过对花的表象的理性思维的艺术再创造,应是高层次的鉴赏。三者体现了人们对花的功能认识的不同阶段。就养花的技艺来说,今人远胜于古人,就咏花的佳作而言,古人又胜今人一筹,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空间、生活情趣、创作视角多有关系。从前人留下来的成千上万首咏花诗可以看出,他们已把花卉作为独立的观赏对象来品评、吟咏,给花以人格化,把花与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留下众多的名篇佳句。诵读它,如坐春风,如绽花蕾,如饮醇酒,无不给你以艺术的感染和精神的陶冶。

  我生活的黄土高原,虽不是花团锦簇之地,但满山遍野的果树绽开的花朵,宛若鲜花的海洋。它的气魄,它的雅韵,它的浓烈,它的幽香,可以使任何庭院花卉和园林花卉相形见绌。这里,试以古人吟咏较多的桃花、杏花、梨花为例,和读者一同到姹紫嫣红的花卉画廊中一饱眼福。


雅洁的梨花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梨花,雅称淡客,是为良家淑女。

  它缺桃花的艳丽,少杏花的热情,却有着独具一格的粉淡香清和雍容高贵。金代诗人庞铸说它:“孤洁本无匹,谁令先众芳。花能红处白,日共冷时香。缟袂清无染,冰姿淡不妆。夜来清露底,万颗玉毫光。”通过艺术加工,把它的品性、特征、风采写得唯妙唯肖。想象是诗人的天赋,没有想象,便失却形象的光泽,写花尤其这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句云:“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元代诗人元好问有句云“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艺术的夸张似乎脱离生活的实际,但要照搬生活的真实,就会失去艺术的真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诗人笔下,梨花和明月白雪结为姐妹,相映成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梨花写雪。“雪作肌肤玉作容”,是喻梨花的冷艳。“梨花白雪香”,“梨花雪压枝”,极写梨花的洁白无瑕。而“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冷艳未饶梅共色,靓妆常与月为邻”,极写梨花的淡泊素雅。想象一旦插上翅膀,觅得合适的载体,灵感就迸发出熠熠光泽,吟咏的客体便成了诗人的宠物而被传唱。宋代大诗人苏轼是咏花高手。在《和孔密州东栏梨花》中咏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借花抒怀,立意高远。其中“一株雪”,得杜牧“阶上梨花一堆雪”意境而来。而陆游的“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恩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又从前二人的妙句化裁而来。一堆,一杈,一株,不仅是量的妙喻,也是质的渲染。一堆,喻其多,好比影视镜头的远景。生活中每有这样的体验:站在原野,极目远眺,这里一片白,那里一堆雪,臃肿挤匝,甚是壮观。故“一堆”应似浓妆之形。一株,喻其少,当属近景。须知赏花有窍,盆花宜微观,树花宜宏观。一朵梨花微不足道,一株梨花足见精神。故一株似素裹之体。一杈,介于一堆、一株之间,身姿肥瘦可人,饰妆浓淡相宜,无疑是中景给人的感受。梨花娇,诗人更巧。生活是诗的源泉,激情是诗的灵魂,没有细微的观察,哪来梨花的冷艳?没有生活的热恋,哪来梨花的娇贵?梨花有幸,假诗人之手争来如此光景,自己不知,世人皆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梨乡隰州,素有大名。花开时节,久居闹市的人们,不妨去素淡无染的香雪海去赏花,领略大自然的造化,果农的杰作,和诗人笔下的艺境美。从而赏心悦目,忘忧消愁,移易性情,增长见识,这实在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事。我们观赏它,呵护它,也应象它那样: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发布者:郝微微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