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隰县玉露香梨

主题: [转贴]无“盐”结局

  • 霜林醉
楼主回复
  • 阅读:2303
  • 回复:2
  • 发表于:2011/3/19 10:57:59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隰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什么原因导致了无“盐”的结局?(摘)
     凤凰评论  2011 03.18
     3月17日,一场抢购风潮席卷中国,一天之内全国货架上的食盐几乎被全部买光。有网友在新闻中留言说,日本人很淡定,中国人很盲目,中国人心里发生了10级地震!这场波澜壮阔的抢购,让还在抢险中的日本核辐射震区倒显得有些平静了。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这无“盐”的结局?
     抢购的直接原因是有流言称,核辐射污染了海盐。盐不够吃了,马上得涨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身边什么生活必需品要涨价了,家里老太太最先知道。一旦出现抢购风潮,老太太们是抢购大军的主力。她们丰富的人生体验,让你没法去轻易批评这种抢购现象。

历史镜鉴:物资匮乏年代的记忆还历历在目
   不用说远的,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匮乏的阴影仍然时时笼罩着人们。1988年,国家取消价格双轨制,放开了物价管制,使官倒的活动空间大大缩小,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物价开始飞涨。1988年的涨价大大超出了人们的现象,因此引起了普遍的恐慌,全国几乎都出现了抢购风潮,柴米油盐和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了抢手货,有些商店的东西几乎被买空。油盐酱醋无物不遭抢购,姜昆的相声《老急》里面就有对粮油副食品涨价,导致居民抢购囤积的有趣描述。

现实教训:“豆”你玩和“蒜”你恨之后谁还不怕“盐”王爷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太宗……这些都是近一年来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稀奇事儿。大豆、蒜、姜、糖这些生活必需品相继飞速涨价,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只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买不起了。老百姓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承受。但是在承受背后,是心理的变化,老百姓变得有如惊弓之鸟,不知哪一天什么又要涨价,什么又没了。现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又加上了“盐”王爷。在媒体的报道中,很多老百姓去抢盐,并非为了防辐射,而是怕不去买就没了。这背后是对物质匮乏的恐慌。
   只需要简单的思考和推论,就能让人看出抢购食盐的荒唐,但是事情居然发展到如此波澜壮阔,震惊寰宇,这在深层反映了什么社会特征?

缺乏安全感的人抱团取暖,成就口口相传的流言
    这次抢盐“闹剧”是公众焦虑感和缺乏安全感的一次集体释放。在这个转型社会,情感缺失,信仰迷失,价值混乱,制度滞后,利益分割,难有共识,于是大难临头,难免人人自危,进而各自为战。这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崩塌结出的恶之花。在人与人信任成本高得惊人的前提下,面对劫难,不信任任何别人组织,完全依赖自身力量生产自救便成了普遍选择。此起彼伏的公权力寻租诱发的腐败、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公化都扮演了催化剂。此时,缺乏安全感的人只能相信自己和亲友的口口相传,流言也正因此以燎原之势传播开来。

独立思考从小就是非主流,让从众心理大行其道
    从传统文化形态来看,中国人习惯于从众,而不是独立思考。一旦遇事,很多人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跟着风潮去抢购。在媒体的报道中,那些提着大包小包去超市抢购食盐的人群中,并非都真的相信坊间传言。许多参与抢盐的人,未必真的在意什么“核污染”,更谈不上真正了解“核污染”,之所以参与“抢盐”行动,主要是因为周边的亲朋好友及左右邻居都在抢。按照国人的惯常思维,既然都在抢,我为什么不抢?中国人不习惯独立思考,又和中国传统的管制模式有关。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乃至今天,中国人一直生活在“被管制”之下,大家习惯了听命令、看通知,习惯了步调一致的行动,习惯了大小事务由政府包揽统领。所以,人们不愿意、也没有冲动去真正独立思考。
 


  
  • 霜林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3/19 17:01:20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宁波的抢购现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济南市民抢购加碘食盐现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