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高跷九曲

高跷九曲

关键词:高跷九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大美隰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jzd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372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高跷九曲

段慧琴

捷足居然逐队高,

步虚应许快联曹。

笑他立脚无根据,

也在人间走一遭。

这首七言绝句是清人恩竹樵的《咏秧歌》。

这首诗描写的秧歌,其实就是今天的高跷秧歌。高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广场文艺表演形式,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杂技和舞蹈表演。这首诗至少说明,在清代,高跷已经普及于民间社火,盛行于大江南北。

在隰县,民间习惯称这项活动为“踩高跷”,“踩拐子”,“扎拐子”。说“踩拐子”“扎拐子”而不是“拄拐子”,形象而巧妙地将手拄之物的比喻,移植于脚踩之物,这是隰县人的创造。

隰县的高跷产生于什么时候,没有文字记载。有一种说法,说高跷产生于北魏。北魏(386 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先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洛阳。1500多年前,隰县这块地方是北魏的领地,北魏曾经大举改革,促进民族融合。诞生于那个时代的高跷秧歌,有可能流传到吕梁山脉的隰州。当时的隰州是北魏在山西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民族融会的结果,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想必,高跷就是在那个时期传来隰县。

早在清末民初,隰县骞家庄的响铃高跷就享有盛名。那么,是什么原因吸引当地乡民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这项活动当中,又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他们如痴如醉地沉迷其中?还是让我们走进昔日的骞家庄、今日的千家庄一起去看个究竟!

那是一个上午,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阳光无声地倾泻下来,一位操着临县口音的老人,把我们指引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响铃高跷传承人严文明的窑院。

严文明正坐在炕上,目光对着电视,腿上盖着薄薄的被子。见有人进来,又是采访响铃高跷的事,二话没说,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小时候爱热闹,在更爱热闹的父亲指导下,和小伙伴们一起把自己做的“拐子”绑在腿上,跟在长长的高跷队伍后面“闹红火”。“闹红火”一般都在元宵节期间,全城的男女老少把高跷表演围得密不透风,年幼的他,在铿锵有力的鼓乐声中特别卖力,忘情地走着,跑着,跳着。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心思缜密的高人,总会给高跷表演的人们提供最专业的技术和亮丽的服装造型。比如《白蛇传》里英俊倜傥的许仙、年轻貌美的白娘子和《西游记》里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挑着行李的沙和尚、大腹便便的猪八戒等等,惹得路人开怀大笑,一些小孩子更是不由自主地跟着往前跑。

父亲讲过,新中国成立,阎锡山的部队在隰县待过一段时间,炮兵旅就扎在城北十里的骞家庄村。那些负责站岗的大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没事的时候就偷偷溜出营房,和当地人也混熟了。有位河北籍的王姓小伙子,冷不丁露了一手踩高跷,骞家庄人就不舒服了:胆敢在鲁班面前弄大刀?村里的年轻人不甘示弱,互相较上劲来,终把阎锡山的士兵镇了下去。后来,你来我往,整个村庄“踩高跷”成了风气。阎锡山的部队离开隰县后,骞家庄的高跷并没因对手离去而消沉,反而越闹气势越大,花样越多,长盛不衰。

慢慢地,凡事都不服输的严文明学会了“跳桌子”、“二鬼摔跤”等绝活,同伴们也个个身手不凡,在一次次的高跷表演中换来了观看者的连声喝彩,让父老乡亲大开了眼界,更让这支高跷表演队伍声名远扬。

骞家庄人祖祖辈辈以严姓居多,踩高跷者也以严姓为主,但要说记忆中的老辈传承人,是一位名叫严员宽的人,生于前清,殁于民国,怕是骞家庄高跷史252上最早的记录。至于父亲严甲辰及严如喜等,最先在踩高跷时系上响铃以发出清脆的声响,并且报以浓厚的热忱,使无数乡亲自觉自愿地加入了“闹红火”的队红火热闹转九曲伍。再到第三代传承人严重保、李锐文、秦双全等人,在跳桌子、跳八叉的基础上设计了踩扁担、拉骆驼等形式,令人大开眼界。还以老婆婆、大憨憨、三花脸等幽默诙谐的形象,为响铃高跷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元素,从而成就了骞家城响铃高跷史上的辉煌。再后来接力棒交到了第四代传承人、他的胞叔严成葆和他的手里,他们一起带领群众习“过金桥”、演“龙摆”、练“卷菜心”、摆“五角星”等,将这项活动又上了一个台阶。

话说回来,隰县千家庄高跷小有名气,不代表隰县只有千家庄人能踩高跷。其实午城、下李、黄土等地也都有传统,早有名声。但是作为响铃高跷的第四代传人,严文明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是庆幸的,不仅亲身经历了响铃高跷曾经过往的辉煌,而且只要提到那些往事,整个人仿佛也变得格外精神。

父亲一同留给他的,还有一张“九曲”图纸。每年正月的时候,严文明正是依靠着这张图纸和大家一起摆好“九曲黄河阵”。

转九曲是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它场面大,用材多,参与的人多,不是一般253村子能搞得起来。千家庄能搞起并延续下来,是一种民俗的生活记忆,是一种文化使命的传承,也是一个地方良好的乡风民俗的积淀。


起初,尚无经验的严文明只是照猫画虎,但插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搭起台子就有人唱戏。古老的转九曲,经严文明的用心摆弄,再现了它的魅力,观看的,参与的络绎不绝。

入夜时分,家家挂灯,人人提灯,搞起了游灯会。远远望去,时而星星点点,时而聚拢一片,时而流星闪烁,时而北斗照耀。渐渐地,散落的星星朝着河滩方向汇集,那是人们要开始“转九曲”了。“九曲阵”可有讲究,像个城郭又似个迷宫,城城连环、城城相套。整个阵式呈正方形,横排栽下等距离的木柱 19根,再依托 19根木柱,同行距栽下 19排,19乘以 19共栽 361根木柱,也就是 361个点,以绳子或木棍连接成发曲形状的通道。每个柱头有小灯一盏,灯场中心,栽一根两三丈高的老杆,上面挂着 4个大灯笼,凑够 365盏,象征一年 365天。灯场外面,围着许多用块炭垒砌成的圆锥形旺火,最后围成外四方内九曲的阵势。每曲上供奉着一个天星,四角供奉四大天王,进口和出口供着菩萨。吉时一到,鸣炮三声,这时场内灯光齐亮,场外旺火冲天。秧歌队披红挂绿,载歌载舞;各种社火队伍及村中男女老少依次进阵,在深邃弯曲的九曲道上款款蠕动,该求神的求神,该许愿的许愿,走得顺畅的时运通顺,走得不顺畅的要求天官保佑。

“转九曲,消灾病。求吉祥,保亨通”,这大概是转九曲的初衷。因此,只要女子高跷搭起九曲场子,全村男女老少,人人不误。

“转九曲”时,不同的人心思和想法不一样,有的人祈求健康,有的人保佑发财,有的人希望金榜题名,有的祷告儿女平安。总之,人们非常热衷参与,常常阵内阵外人如潮涌,水泄不通。他们每年都要穿行于错综复杂的九曲阵中,感受着九曲的变幻无穷。

九曲起源于军事,运用于祭祀,人们起初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后来逐步发展为一种民间游艺娱乐活动。

行进在九曲阵里,那回肠似的小径,那弯转曲折,百转千回,或许正是一条坎坷、漫长的人生之路。在你失意时,在你得意时,在你烦恼时,在你矛盾时,这人生的路都会在脚下延伸,不会停住,不会逆回,它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正如王哲士老师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生坎坷谁参透?

犹如九曲转悠悠。

宠辱不惊寻常过,

历尽风雨总出头。

是呀,无论是惊险热闹的高跷,还是神秘莫测的九曲,给人们带来欢乐刺激只是一种表层意义。它在悦目的同时更有养“心”的功能,如果我们的文化心理能够得到养护,那才不负发明这些愉悦身心的先民们。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191279987 传真: 邮箱:xxmhwz#126.com
地址:隰县鼓楼西南角天天饮料公司院内 邮编:041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隰县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