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梨乡剪纸

梨乡剪纸

关键词:梨乡剪纸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大美隰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jzd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76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梨乡剪纸

王哲士

民间剪纸,是女人的艺术。常常看到窑洞里的婆姨,盘腿炕上,神情专注,一剪下去,就能挑出个猫猫狗狗;再一剪下去,说不准剪出一个今古奇观,万象世界。民间剪纸,是心灵的倾诉。婆姨汝子的心事往往凝聚在刀尖尖,濡洇于纸片片。一剪一片爱,一剪一腔情。

下面这个镜头摄自年三十的冯家村一户农家。此时,里里外外充满迎春接福的喜气。扫院的,蒸花馍的,贴春联的,忙乱中充满甜蜜和渴望。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孙女正在剪纸,只见剪刀动处,纸下镂空,斑斑点点,不多会一幅活脱脱的剪纸跃入人眼。于是,一幅幅剪纸贴上窗棂,贴在每一处显眼的地方。窗花,瓮花,柜花,馍花……把个农家小院装点得花团锦簇。

梨乡隰县,剪纸风行。受黄河流域灿烂文化的影响,劳动人民富于创造性,有不少民间传统艺术流传至今。根植于群众之中的剪纸,就是隰县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

梨乡剪纸,源远流长。传说早在唐代以前,民间就有除夕贴招财纸的习惯,招财纸就是最初的剪纸作品。人民群众欣赏它,便培育它,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终于形成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之花。隰县剪纸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因而有“剪纸之乡”的雅称。

《隰县民间剪纸展览》是县文化馆每年一度的汇展,在这里,你会看到琳琅191满目的剪纸珍品,感受剪纸带来的别样的风光和愉悦。

刘卓岳(隰县文化馆馆长、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

隰县剪纸,具有北方剪纸的风味,又有自己的风格,素有粗犷奔放,朴实古拙,造型概括,富于装饰性见长的特点。隰县剪纸包括剪纸和刻纸。传统剪纸以窗花、鞋花、面花、喜花、礼花、帖花、团花为主,近年来,发展为刊物的题花、尾花、展览版面的插图,以及板报、报头的装饰品,表现内容大都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小景和人物、戏剧、花鸟鱼虫、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装饰图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注入了与时俱进的新生活内容。

这幅名为《吸烟》的剪纸,吸取过去农村中司空见惯的生活场面,笨拙中藏巧,简练中寓意,令人回味无穷。

《走娘家》,是民间剪纸中惯用的命题,而这张《走娘家》却别有情趣,它以简练概括的笔调,勾勒出小媳妇回娘家的生动情景,会使你沉浸在“风吹着杨柳刷啦啦啦”的诗情画意之中。

哟!这幅剪纸真有点离谱,怪诞十分的驴和石磨根本不在同一旋转的轴心,吸烟超出规矩之外,实在够野的了。也许正是这种荒诞不经,恰恰体现了作者可贵的童心和在艺术审美上的别出心裁。

《抬花轿》生动自然,经久耐看,华而不俗。

您见过这样的《牛》吗?它的头呈侧面状,却长着两只正面的眼睛,状似荒谬,却给人以动感,产生牛头来回摆动的效果。

折叠剪纸,是求得对称效果的一种剪法。但这张《两亲家》,在对称中又有不对称之处。仔细分辩,噢!原来区别在嘴上和腿上,一亲家闭口不语,洗耳恭听,另一亲家却滔滔不绝地絮叨家常。再瞧她俩的腿,一个刚劲有力,一个稍显弯曲,在细微处表现人物的性格、年龄和体质的差异。

《长辫姑娘》的辫子可真够长了,辫梢扫地,好不飘洒。作者以透视手法,让辫子透胸而出,着力表现辫子的长。它如同文学上的夸张,强烈而新奇,但依192然是自然而尽情理的,并不过分地超越人们大脑思维的尺度。

《贪心不尽蛇吞象》讲的是贪心人救了蛇的命,却借此索要报酬,最后竟要吃蛇的心而被蛇吞吃的故事。构图繁而不杂,主次分明,突出讲故事的人物,并以喜鹊作装饰,右下方有限的画面,完整地交代了故事。这幅剪纸不禁引起我们这样的联想:实际生活中做不到的事,在民间艺人的剪刀下往往可以出现,它突破了焦点,透视和远近关系的限制,使你从不真实中感受到真实,这正是隰县剪纸的大胆泼辣之处。

《五讲四美图》、《大桥》,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不仅内容新,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现代绘画的技法,在传统技法上有了发展。

隰县剪纸,因城乡而有区别。农村艺人多用剪子,剪法粗犷,大胆,富有想象力;县城作者多用刀刻,或刀剪并用,作品较农村细腻,取材广泛,手法多祥。《织》融粗犷奔放和舒展条达为一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我们知道追求表现对象的形体准确,逼真,并非剪纸的主要使命;《婆媳间》,显然着力于较为细腻的表现风格,人物形象生动,表达情感真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取材于戏剧和传说的《挂画》、《猪八戒背媳妇》、《倒骑驴》,采用了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等手法,用气息相关的线条来概括,由繁到简进行归纳,产生有节奏的韵律感和引人入胜的情趣感。

镜头转换,展览现场变作剪纸现场。一群围桌而坐的农村妇女,正在聚精会神地剪纸。

来得好不如遇得巧。这是县文化馆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比赛。参赛者都是来自农村的妇女,老者已经八十多岁,小的才只有十来岁。

剪刀嚓嚓,摩纸沙沙。参赛者如痴如醉,围观者目瞪口呆。

好将妙手夸刀巧,漫把风光细剪裁。你看,她们剪得多么娴熟自如!不用描红打稿,无须冥思苦想,深厚的艺术积累和灵巧的双手,驱使剪刀按作者意图来回移动;如春燕剪柳,似游鱼穿梭,转眼功夫,一幅幅新作便告成功。

观众报以掌声,作者喜形于色。来自农村的巧媳妇和俊闺女一一亮相,此刻,不知是作品的主人美呢,挂画还是她们剪刀下的作品美。在我们看来,心灵美催生手艺美,手艺美创造世界美!

城南乡留城村八十岁的剪纸艺人陈变兰。家中的炕围花,窗花,盆花颇能体现剪纸艺人之家的氛围。她剪了五十多年,一把剪刀剪下了难以胜数的饱含泥土气息的纸花。剪纸于她既是一种嗜好,又是精神的寄托。她如同辛勤的蜜蜂,贪婪地采撷农村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然后把美的艺术奉献给人们。她的剪纸《走娘家》、《农忙》,曾参加全国十八省市剪纸联展和出国展览,她的作品多次获奖,现在是山西省剪纸研究会会员。

花卉一座普通居室,老画家许晃正在精心剪纸。他是原隰县文联副主席、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山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剪纸研究会理事,剪纸家许晃先生。他是土生土长的画家,对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剪纸有一种偏爱。他矢志不移地献身剪纸事业,为推动隰县剪纸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努力。

许晃(剪纸艺术家、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我今年七十六岁,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隰县剪纸的发掘、整理和创作上。搜集、整理了二千五百多件剪纸作品,有不少是濒临湮没的传世佳作。我创作的《猪八戒背媳妇》、《倒骑驴》、《挂画》、《小鹿》和戏剧人物等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好评,还在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作品。隰县就是我的根,剪纸就是我的魂,创作离开生活的根就不扎实,艺术离开创新和创造就没有出路。我年事已高,我期待年轻艺人后来居上,剪出我们梨乡的精彩和幸福。

高兴不过娶媳妇。隰县传统婚礼,总少不了用剪纸增光添彩。大门两旁的特大“喜”字,屋门和窗户张贴的剪纸花。就连迎亲者送给女家的礼品之一“迎(音砚)欢”,也要贴上各种“团花”,以耀眼的红光映衬喜气,幸福的花朵绽开笑颜。

婚姻嫁娶,纸花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隰县乡俗,男方要给女方十二个大馍,这种馍每个有一斤来重,其中六个贴着象征吉祥如意、富贵、连理等含意的团花,194都是剪纸高手的作品。至于新春佳节或其他喜庆场面,也少不了以剪纸来装点。隰县剪纸根植于民间,服务于群众,它美化环境,又美化生活,给人以乐趣。剪纸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在农村极为普遍。

近年来,经文化强县的春风春雨滋润,剪纸艺术在兼收并蓄中脱俗求新,大放光彩,引起了美术界的重视。原中国剪纸研究会会长倪风臬评价说:“隰县剪纸艺术十分有味道,含有民间剪纸的情调,对于考察黄河流域古老的民间艺术十分有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国民俗专家白云台女士来县考察后连声说“好”,并说隰县剪纸给了她深刻的印象,伟大的中国农民是艺术的真正创造者。

现在,全县有剪纸能手 50余人,有全国、省、市剪纸协会会员 40人。共搜集、创作优秀作品 5500多件,其中有1700多件参加了省、市展览,15件作品参加了全国展览和十八省、市剪纸联展,6件作品被中国展览公司选入出国展览,有四百多件作品被各级报纸杂志采用,还有一些珍品被有关部门复制收藏。在 1986年全国剪纸大汇剪有奖赛中,县文化馆荣获集体奖,剪纸家许晃荣获“伯乐奖”,另有 9名专业和业余作者获奖。2008年,隰县剪纸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剪纸家许晃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另有十多人被确定为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愿隰县剪纸这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191279987 传真: 邮箱:xxmhwz#126.com
地址:隰县鼓楼西南角天天饮料公司院内 邮编:041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隰县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