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私塾书院

私塾书院

关键词:私塾书院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大美隰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jzd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06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私塾书院

张瑞元

丝尽春犹在,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硕果满隰州。

这是私塾书院门生借诗誉师的一曲,也是千百年来,隰州教育的鲜活写生。谁能说清,在这块园地里,有多少老师呕心沥血、栽桃育李,又有多少学生悬梁刺股、面壁破壁?

私塾书院淡出我们的视线已经很久了,现在的年轻人对它已经有些陌生。但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机构,它的历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的。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隰州人,为家乡进步、国家富强,始终把教育放在心上,文脉相承、薪火相传,才形成隰州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

私塾,也叫私学、民学、书馆,或学堂。私塾大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由教书人在自宅设立,入学者多系六岁至八岁孩童,由学生缴交束脩。富家门第则独力延师授课,或由乡井合资开课。私塾通常教些人文的修养以及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学问,包括从以识字启蒙教育为主的三字经,千字文,人文基础,考试必考的四书五经,生活修养方面的礼乐,以及能表现个人文学能力的诗文等等。私塾的学习内容,从启蒙到逐步深化,一般顺序是:《三字经》、《百家姓》、《日用杂字》、《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礼记》、《吕氏春秋》等,有的选读《女儿经》、《孝经》、《幼学琼林》、《千家诗》、《古文观止》等书,也有的加学《世事应酬》,即契约、媒柬、挽联等内容,以应实用。

清末民初,隰州较大的村镇都有私塾。私塾最多的是州城。那时全城500 3000 人,学龄儿童不过五六百人,但入学已经比较踊跃,城内私塾已有七八处。办私塾的人大多是本地宿儒名士,他们不完全是以办学为职业,也不完全是收费授徒,不少人是专门讲学传经,也有的是爱才而教,换得晚年自娱。入学的孩子不必经过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拜师后,不收学费的私塾,学生只在春节、端午、中秋、冬至等大节日给老师送礼就可以,礼品的轻重由家境而定,富有者丰盛些,贫苦者简约些。老师授徒一视同仁,绝不以送礼多少而区别对待。收费的私塾,规定学生分春秋两季交纳学课,每人年交学课4000 文,半年交2000 文,书费文具自己准备。

史料记载,清末州城任教知名度较高的先生有:薛雯锦,城内人,道光岁贡,深孚人望,南街薛家巷(县百货公司对面)私塾授徒,从学者30 人。史贯一,城内人,咸丰拔贡,文学卓优,东街上营巷(县第一小学东面)私塾收徒20 人。王尚德,城内人,贡生,北街王家巷私塾收徒10 人,义务授课,不间寒暑。王兆麟,贡生,本州水头人,城内城隍庙私塾授徒14 人,以教学为生。冯时顺,贡生,城内人,北街上草字巷私塾收徒20 人。史如喜,秀才,城内人,以课读为业,私塾收徒15 人。窦思宪,廪生,城郊窑上村人,城内安国寺文昌阁私塾授徒10 人。辛亥革命后,村镇普设学校,只有边远山区少数村里还有私塾,但也面临改变。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2000 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科举考试的影响,私塾的学规极严,订有严厉罚则,体罚为平常事,识字的先辈们几乎都受过体罚,这在教育史上已刻下深深印迹。

私塾规模小,费用低,课程灵活,但对教育的普及依然功不可没。

书院始于唐代,历宋、元、明、清,兴替700 多年。书院或为地方官吏所倡建,官府拨款;或为官吏、乡绅、富商捐款集体创办;或为私人创设。书院聘请名儒讲学,为科举取士之预备场所。清代是书院发展的全盛时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隰州知州钱以垲在州城安国寺东,就原有学宫创立紫川书院。碑云:书院与学校相为表里,盛世右文慎师儒之选。御制训饬士子文颁发各省,其视学校甚重。而又屡饬长吏设乡约所,设义学所以佐学校之教之所不及也。夫朔望讲约,忽聚忽散,各乡义学,口授句读。而黉(hóng)序既立,二者犹不可废。况于书院之设,无少长、无贵贱、无远近,愿学者皆可入于其中。旬有课、日有讲,图书藏焉。期之以圣贤,习之以经济。则夫书院之为教,严于讲约,密于义学,而与学校相辅而行,书院顾不重哉!碑文将书院与学校各有侧重,相辅并行的功用解释清楚。

紫川书院与隰州学宫东西相应,安国寺居中,前面是讲堂,有诵读的地方;右面是射圃,可骑马射箭;周边种植花柳,其间筑有休息的亭台;宿舍、厨房、马厩、库房应有尽有。尤其显眼的是几株苍翠挺拔的老柏树,堪喻人文蔚起。书院的设计借用洙泗之水皆向西的典故,取紫川水西流入黄河为象,寓灵秀之所钟,寄厚望于隰州学子。书院落成时,隰人顿感紫水增深、龙湫增灵、谷城增瑞、蒲子五鹿诸山增高,山川草木、民风士气焕然一新。

为保证书院的经费,州里给购置膏火田400 亩,让书院收租。乾隆五十二年(1713 年),高阳韩公劝捐兴学,聘品学兼优者来院主讲席,从学者增多;道光九年,襄城张公举荐州绅刘会清重修书院;道光二十八年(1849 年),宁河王公捐廉兴学;光绪十八年(1892 年),知州张公会同大宁、永和、蒲县三县,集资重修紫川书院,聘本城副榜王嘉会为老师主讲席,各县来州城就学的越来越多,书院的学风、文风盛极一时。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戊戌变法后,清政府提出改革教育,兴办学堂,相继公布壬寅学制、癸丑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改书院为学堂,紫川书院从创建到改设历时近200 年,这在隰州教育史上是一段可观的历程。也许有人会说,堂堂一个州,区区几百人的规模,没有几门课程,更谈不上高深学问,和现在一个县比,也差很远,没什么可观可言。这在纵线上看是显而易见的,但放在当时当地横线上看,就会发现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据知州钱以垲说:河东除蒲州、河津、解州、闻喜、夏县外,郡西所有州县都没有书院。隰州道路崎岖、土地贫瘠,百姓以治身力穑为务,柴米油盐为急需,很少关心做官做学问,旧有的学所几入瓦跞,古柏被竖牧折枝、耕牛磨角。能在这种情况下办起书院实属不易,更何况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一块晋西南教育的里程碑!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私塾书院在名称上被改掉了,但是它的影响并没能一风吹走。隰州知州桑采把紫川书院改为学堂,聘请平陆县老举人张贯三为总教习,本州四区拔贡郝元辰为助教。学正孟步云全力支持,拟用通告招生,考选评定,分班教学,制定学规,严格遵守,定期结业的办法,很快招得新生四十余人,分为两个班。第一班学生有:樊祺、冯纶、冯济、薛忠、梁忠、刘铭等二十余人;第二班学生有:王平、乔枫、康侯、郭德、康富、薛恕、牛祯等二十余人。张贯三老师施教很严,除规定讲读、背诵、记写、课考等制度外,还把学生姓名一律改为两个字,如王致平改王平、梁以忠改梁忠、刘登甲改刘甲等,惜时一字,用心良苦。张老师循循诱导,学生成绩节节提高,就学的新生也不断增加。此时,欧风东渐,中西结合,清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兴学育才的措施,隰州学堂教育也有长进,仅考入山西大学和法政专门学校的就有王平、秦俊等十多人,以后出国留学的有冯纶、冯济、康富、郭沛等多人,这批学子在后来的山西各界表现不俗,象阎锡山财政厅长王平,山西大学代校长冯纶等,都是名满三晋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老师张贯三也因教绩卓著声达省垣,宣统年间聘调山西大学堂任教。贯三老师博文约礼,有其传统的人生准则,是山西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享誉华北的藏书家。隰州人感念张老创兴学堂的功绩,曾题制教化不迭四字大匾,悬于学堂大礼堂门额。张老也亲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九字大匾,悬于学堂中门,留作纪念。这两块匾虽说是为张老师而悬挂的,但也如实映正了板上种桃李的老师们为隰州教育所做的贡献。

革新教育,女学备受关注。旧社会妇女受压迫,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兴办女学阻力很大。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祁县人孟步云任隰州学正,提出兴办女学,得到地方绅士王嘉会、王尚德等的赞助。在城东白衣庵创建了隰州史上第一座女子学堂,由孟步云的妻子郭氏任教。孟老是甲辰科举人,倡导解放妇女,力主妇女放足,这所女学完全录用天足妇女。当时报名入学的妇女有秦育才、曹秀珊、曹秀娥、贠如兰等十多人。宣统元年(1909 年),孟步云调任省女子速成简易师范校长,白衣庵女学由康钦谟接办。这是一所全省州县以下少有的女学,为山区女学开了先河,虽在辛亥革命后一度停办,但为后来办女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国初年,隰州改隰县,建置虽然降格,但教育仍在提升。民国六年( 1917年),全县有国民小学17 所,学生344 人。到民国八年,国民小学增至34 所,学生增至500 多名。课程设置,初有国文、算术、修身、写字、唱歌、游戏等7 门,教材通用文言文,一些乡村还在用三字经、千字文等私塾课本。民国十一年(1922年)增自然课,修身改为公民,国文改为国语。以后自然改常识、公民改社会、游戏改体操、算术加珠算等,教材一律采用新中华课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小学发展到72 所,学生1600 余人,教员83 人。凡学就有进步,就会产生深造的愿望,于是高等小学也陆续办起,而且在一些较大的乡村逐步推开。在何鉴三、李嵉龄等重视教育的县知事推动下,女子学校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乡村也建立起了女校。县城里还创立女子简易师范,采用省女师教材,增设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刺绣等课程,为两级小学培养出一批女教师。至抗日战争爆发,高等小学先后毕业70 多个班,近2000 名高小生,全县人口中,识字人口的比例相应提高,进步思想的传播速度加快,农村面貌也在悄悄变化。

创设山西省立第九中学校,是民国时期隰县教育一件更有意义的大事。国八年(1919 年),山西省立第九中学校在隰县创设,当时,三晋大地仅有8 个省立中学,第九个能建在隰县很不简单,不少县市都在争取,其中霍县是较近的竞争对手。隰县人以渊源的历史、独特的区位、超人的智慧,赢得专家、学者和决策者的支持,拿回了九中的办校权,委任霍县人刘裕德为校长,校址选定在县城南关圣境寺。

圣境寺是隰县古寺,俗称大西天,寺前有东岳大帝行宫,寺后是诸佛宝殿,创建于明万历年间,规模宏敞,名满晋西。行宫上下建有100 多孔砖窑,可供办公或做宿舍。刘校长大兴土木,经营不善,把本可利用的建筑全部拆除,让新生先在城内城隍庙开学上课,涉嫌牟取私利,被控撤职。继任校长李临嶽是虞乡人,在职一年半即它调。后任柴继羔是荣河人,优师毕业,有办学热忱。面对经费困难,能想方设法,征得隰、大、蒲、永四县同意,每县每年补助学校600 元,增办一个特别班,招收四县学生。这样加上省厅经费4624 元,差不多7000 元,不但能增聘教师,还增修起阅览室、图书室、仪器室,开辟出网球、篮球、足球等场地,使学校初具规模。柴校长任职期间,聘隰县人张学常为学监。张学识渊博,执教严谨,还通医道,师生有疾病就及时诊治,深受师生敬畏,教和学都能刻苦认真。九中的校训是诚实勤爱

校歌是:

紫川横流灵秀钟,济济多士垂九中,

菁莪盛、玉树繁,有造有德作育扬周风,

通新旧、贯西东,教师自无穷,

克勤克俭,唐俗最可崇,

洪炉陶铸,人文蔚起今夕同,

光阴莫错过,一鼓作气图成功。

校训和校歌对师生有约束和激励,但也经受着师生要求进步和民主的考验,加之部分学生少不更事,学校疏于管理,九中也出现过纪律涣散的问题。柴校长训斥之余曾戏题十七字诗寄讽:

深夜不安眠,终朝不起床,上课铃已响,用饭!

堂上不听讲,课后更茫然,一旦临考试,着慌!

耳闻车子响,心似箭上弦,大门不敢走,跳墙!

民国二十二年,各县普设中学,山西省立第九中学校改为隰县中学·事变,抗战开始,日军入晋,太原失守,阎军溃退隰县,学校被迫停课。其后又经日军浩劫,学校残损殆尽。九中从创校到毁损(含隰中阶段)18 年,招生15个班(含隰中5 个班),毕业14 个班600 名学生,为山区培养出一批知识分子,其中不少人投身抗日,参加革命,为祖国效力,为家乡争光,如解学恭、张中林、王觅轩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民主县长彭若涛(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高教厅厅长)主政隰县,恢复学校,选训教师,倡导战时教育,推行中心学校制度,实行男女合校,突出战时特点,编印新教材,推动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晋西事变后,驻留隰县的省办客校有进山中学、青年干部学校、省剧校、省三校和民大八分校等四、五处,其中不乏爱国进步人士,对隰县教育也有过积极影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191279987 传真: 邮箱:xxmhwz#126.com
地址:隰县鼓楼西南角天天饮料公司院内 邮编:041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隰县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