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西天圣境

西天圣境

关键词:西天圣境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大美隰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jzd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58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西天圣境

王哲士/刘琼徽

那是一个红叶烂漫的深秋。东明禅师穿着破旧的袈裟,迈着疲惫的脚步,从五台山风尘仆仆地来到隰州, 那年是明崇祯二年(1629 年)。

东明禅师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也说不清楚, 或许是为了验证一句谶(chèn)语,或许是为了解开一个心结,就这样从燕赵走到江南的天台、匡庐,又从江南来到北国佛教圣地五台山。在五台山修行十多年后,又迈开双脚,开始了新的云游。

他有些漫无目的,却又有着冥冥中的感应,总希望发现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对地处僻远的隰州,本来不抱任何幻想,但一入隰地,竟有些心驰神往,好像一世的因缘在这里遇上圆满的正果。他见城西有山,山势奇巍,形同鸡头,蛇颈,燕颔,鱼背,南北岩如翅开张,鼓羽前伸,两腋细流涓涓不绝。走近山前,细细观看,山形倚伏,具含飞动之情,脉络纵横,实挟回翔之势。一路风尘周身疲惫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不禁暗暗叫好:真是一个活脱脱的凤凰!便有留住的念头。但荒山野岭,香火不至,怎好住持?正在犹豫之际,忽听山间响起一阵清脆的鸟语: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与五台山听到的鸟语如出一辙。东明禅师儿时,曾有高人指点,说他自凤转生,因尘世一场灾厄,凤客死他乡,凰冻死在凤凰林,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上苍活活葬送。难道这里就是亿万年前的凤凰林?难道这山脉就是凰的化身?于是停下云游的脚步,对着这座圣山朝拜再三,不忍离去。他相信在这圣洁之地必定有佛的仙迹,而自己就是应佛的感召来到这里的;他相信这里有凰的灵迹,他就是寻寻觅觅的那只凤。于是发了一个誓愿:结庐山巅,白手起家,戮力建寺,普度众生。为纪念前世因、后世缘,给无名之山取名凤凰山。经过数十载苦心经营,终于盖起一座金碧辉煌、标新立异的佛寺——千佛庵。从此,凤凰的传说与佛陀的故事融为一体,为人们永远忆念。

面对这座岁深日久,精妙依然的佛寺,不由人顺着那个故事放飞想象的翅膀:兴许凤凰涅槃早已获得新生,但东明的凤凰山风光依旧,山上的小西天辉煌依旧。

喧嚣的城市,忙碌的生活,你或许累了,或许倦了。来吧!给自己一点时间,给自己一次机缘,来这里走走,看看,可以倾听佛语,享受艺术,坐看山水,净化心灵……在这里,你瞻仰的是一座光彩夺目的神圣殿堂,你惊叹的是一个深微佛寺里的大千世界。三百多年的烟火,记录的是永不止息的虔诚,三百多年的塑像,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并将永远延续……

沿着东明禅师当年开山的足迹,越趋善桥,攀通天道,过山门洞,在祥云缭绕间踏上道入西天,你便置身于东明禅师的杰作、隰州地面的一颗明珠——千佛庵,即小西天。

走进寺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道,钟声在静穆的寺院上空回荡,佛的静谧与肃穆显得那样庄严。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面对着如来佛祖,信徒们少不了顶礼膜拜,默默祈祷。是冀盼希求,还是幡然醒悟?是因缘不解,还是果报未到?佛家的因果报应说,在小西天的大千世界里似乎更为张扬。

如上所说,小西天最初得名千佛庵,与大雄宝殿内有塑像千余尊不无关系。琳宫无二形而且作为明清时代中国佛塑精品和杰出代表作的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贴金敷彩,富丽典雅,仅这些彩塑精品就占全省明清彩塑的4% 以上,这些佳作塑于面积只有169.6 平方米的小殿堂内,被称作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因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故称大雄宝殿。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至于那个宝字,指的是佛法僧三宝。

来到大雄宝殿,仿佛进入传说中的西天极乐世界,你的感官,你的神经,一下子就被它勾摄去了。千数尊佛像,按三十三层天依次排列,尊卑有序,巨细得宜。这些塑像最高的有三米多,最小的仅能置于掌心。有高雅端庄的佛像,有身姿婀娜的菩萨,有造型独特的弟子,更有刚健剽悍的金刚,匠师们根据身份的不同,在性格刻画、外形设计等方面的塑造手法各不相同。

十大弟子背后,各有一对服侍的小沙弥,他们的神态举止刻画得更是惟妙惟肖,特别是北壁的这两个小沙弥,尤其精湛动人。一个端茶的小沙弥,身着缁衣,满面稚气,举止拘谨,眼神下视,好像是刚出家不久,他右手端着热的铜茶壶推门而入,显然壶很烫手,急忙用左手拉起衣袖垫在壶底,神态极为逼真。而另一个从门进来的小沙弥则显得十分成熟老练,他双手托盘,目光前视,态度从容,很老练地从门外走入。这两尊小沙弥虽然是十大弟子身后的衬景人物,但却是有血肉、有生命、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大有呼之欲出拍之欲跳的动态感。小沙弥们生动的神态,为静穆的环境点缀着活泼的生气,使静的境界更为丰富,让人觉得是把现实中的人搬进了佛堂。

十大弟子上方南北两壁有制作精美的琉璃胜境六欲之天悬塑群。这些悬塑群和主佛、弟子似乎在共同完成着一个庄严的命题。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内将佛教宣扬的丰富而复杂的题材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在六欲之天群塑的下部,有释迦牟尼的禅河洗澡图、释迦苦修图、有五龙护法图等等,他们与悬于镂空泥柱上的八大金刚、亭台楼阁中的乐伎菩萨相互衬托,构成一副和谐完美的群仙图。为了配合佛家活动而营造的天宫楼阁、亭台水榭、乐队歌女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除门窗之外,几乎所有的墙壁、檩柱上都密密麻麻排列着千奇百怪的人物和珍禽异兽,所有这些都是采用悬空而塑的手法,将浩繁苍茫的大千世界的宗教哲理浓缩在一个殿堂中,将抽象的佛教思想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佛家虚无缥缈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整个塑像群造型生动,想象神奇,整体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大胆地把现实的宫殿建筑和想象中的佛家圣境结合起来,重楼叠阁,巍峨而立,仙宫佛国,绵延不绝。那些细微之处,就不是人的眼力所能看得清楚,如果借助望远镜效果会更好,当你入迷之时,这些没有思维的冰冷之物仿佛都动了起来,大千世界中的景象早已取代了小西天的字,它简直是集人间天上的建筑于一处,吞峨嵋、五台的巨观于一殿。凡游过苏州的人都知道,苏州留园有移步换景的说法,在这里你不必移步,只须稍稍移动目光,便会有物换星移、变幻无穷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讲经说法的场面,庄严肃穆,如醉如痴;您可以看到鏖战长空的险景,刀光剑影,冷风丝丝;您还可以看到隆重的歌舞盛会,嘈嘈切切,翩翩飘飘……众多的仙鸟、飞天在缥缈的云头上悠然来去,展示着她们美妙的身姿。整个大殿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此时,您仿佛进入一个神话般的金色世界,仿佛饱览了仙宫佛国的无穷风光。这粉彩妆鸾的宝殿、精心塑造的神灵、以小见大的内涵,会叫你目不暇接,叫你久久难以从这种境界解脱……更妙的是,所有这一切,都被匠师们用悬塑——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出来。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才使得幻想中虚无缥缈的佛国境界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才使得想象中不可思议的空中楼阁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大雄宝殿落成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 年),塑像直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 年)才竣工,前后用了12 年时间。东明禅师一瓶一钵,四方化缘,一粥一饭,聊以充饥,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民间传说,就在东明禅师修建小西天时,位于南关的圣境寺也大兴土木,并且是师徒两班竞技。你名小西天,他就叫大西天;你修大雄宝殿,他也修大雄宝殿;你塑满堂彩,他也塑彩满堂。据说,当年功成之日,两堂彩塑争奇斗艳,把个隰州城里里外外耀得五彩斑斓,郡人都说,西方极乐世界搬到了隰州城。


小西天除了悬塑之绝,还有建筑之精,经书之丰和楹联之美。

有一句成语叫做微言大义,小西天的不朽正在于它的以微见宏,以宏蕴奥。

寺院坐西面东,三个院落,两头高,中间低,通过曲径幽洞把大小不等、高低错落、南北对称的20 余处建筑连缀一起,看来很是随意散漫,其实是就势布景、以巧补拙的匠心独运收到的浑然天成之效。正因为小,它必须包容,必须凝练,必须精深,必须独树一帜。所以,常常听人为之感叹:借得普陀一峦堪称其俏,移来泰山半点何惜乎小?这是它的建筑的精妙。

你或许不知,就在这小小寺院,还存有一部完整的明代大藏经。这部大藏经颁于明万历年间,共计六百七十八函。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父母生育之恩于永乐十年(1412 年)敕令在北京刊刻,至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 年)始告完成。刻刊精良,装帧华美,传世本比较少见。这是由皇家敕赐,在隰州境内各大寺院轮流供奉,能保存至今,十分珍贵。

楹联与佛寺,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天下名寺必得名联增色,而天下名联也往往与名寺相得益彰。

民国年间,小西天住持显学禅师、道行孤高,经文果腹,喜与文人雅士交往。一日清晨,紫川书院讲师王修德来小西天参佛育经,在大雄宝殿遇见显学禅师。随口说道:不速之客,五鼓穿云洞,登天拜佛。谁知显学听了,略加思索,双手合十回道: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坐莲会客。王修德本是表明来意,没想到才高八斗的显禅师竟然梵音巧对,凑成一副意味深长的联句。真是参禅悟道,妙语天成。

紫川书院山长(校长)郝元良闻知,觉得甚是有趣。即写了一纸上联:心常在,性常在,佛无常在,求佛定性问心。命其在书院就读的儿子郝象曾与同窗王重三(王修德之子)持柬送显学禅师赐教。显学明白,这哪里是请教,分明是在探底。便在苏表上写下:德易物,仁易物,民不易物,劝民树仁修德。郝元良接阅,赞叹不已。两副联语,一个境界,悟禅证果,修德学善,内涵丰富而格调高雅,一时在州城传为佳话。后显学禅师请工匠刻成瓦形楹联,挂在大雄宝殿廊柱,惜早年遗失。

其后任隰县知事(县长)的李嵉龄,看了这副对联,听了这个故事,心有所悟,又撰写了一副楹联: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此联在前两联的蕴含上又有所开拓,且易读易记,明白如话,传得更为久远。这其实就是警世钟,座右铭。无论时空如何转换、身份如何转变、因果如何轮回,所有的人和事都要摆在因果这个公正的天平上,得到它应有的评价。这也正体现了佛教所推崇的的思想。这副传世之作一再被游人转抄、默诵,不只是它工整的对仗,潇洒的行笔,更是他以佛法比尘世,得出的独特感受和人生箴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看了小西天的图片后欣然命笔:

东土西方微尘不隔,

人间天上万象庄严。

愿景寓于禅理,功力透于纸背,可谓珠联璧合,传世精品,为小西天增色多多。2000 8 月,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游小西天时也写下一副楹联:

拾级上天去,

飞凤驮佛来。

妙趣在于随兴,雅淡存乎一心。

说到楹联,顺便再说说诗歌。咏小西天诗不少,其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出自当代著名国画家潘洁兹之手:

仙宫佛国信难求,

何期凤山起层楼。

法身万千费雕镂,

粉彩妆銮非俗手。

朱明陈迹尚如新,

入眼平生叹未有。

顶礼赞颂非关佛,

能工巧匠当不朽。

一句入眼平生叹未有,给小西天以空前绝后的评骘。名家尚且如此顶礼,更何况常人。

另有悬塑独一处,琳宫失二形句,道出了小西天的别出心裁。

当然,有更多的华章倾心地奉献给小西天,想必小西天都会躬身谛听,萦记心怀。有人这样描绘小西天:它以小融大,以拙藏巧,非鬼斧神工莫能为之,非慧眼潜心莫能识之。的确,如此神奇而豪华的悬塑,建在一个小小寺院的小小殿堂之内,以有限的空间把无限的世界反映出来,让我们从这些塑像中触摸到一个时代的记忆,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敬畏、神秘、好奇!来到这里,你不免为独具慧眼的东明禅师产生敬仰之情,尽管附着于他身上的那段传说有些神奇,但神奇的背后是他的心血和才智,是一代大师的真实行迹。正是这凝重的悬塑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不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难怪有人说大雄宝殿是人生的哲理、诗的意境和神话般的幻想铸成的宫殿。所有这一切,都被熔融在快乐、典雅、纯洁而又亲切的氛围之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191279987 传真: 邮箱:xxmhwz#126.com
地址:隰县鼓楼西南角天天饮料公司院内 邮编:041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隰县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